什么是城市家具
或許你是第一次聽說城市家具,對于這個名字很陌生,但你肯定看到過,一些公共椅子,公共秋千、公共垃圾桶、廊架、金屬造型等等。
也就是說,城市家具是所有置備于城市街道的家具設施,設立在道路的邊緣、人行道上,甚至就是道路上的公共設施,是城市景觀中的公共“生活道具”。
城市家具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歐洲,隨后引入國內。具體來講,城市家具包括信息設施(指路標志、導游圖、電話亭、郵箱)、衛生設施(垃圾箱、飲水器)、照明安全設施、娛樂服務設施(坐具、桌子、游樂器械、售貨亭)、交通設施(公交站點、車棚)以及藝術景觀設施(雕塑、藝術小品)等六大類。
“科技感與個性的碰撞”
21世紀初西方發達國家大城市相繼開展了整治街道家具的活動。在實踐中,這些城市家具充分利用高精科技,體現個性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強調公眾參與程度,充分尊重使用者的意見,并且制定相應的維護和更新措施,形成較為成熟的設計類別。
城市家具是一個城市社會活動、歷史文化等信息的主要物質載體之一,闡釋了特定城市獨特的魅力,展示出城市獨有的城市文脈和城市品質。當前的航空港實驗區正處在“立新城”的關鍵階段,高品質的城市家具,不僅能從形象上提升實驗區城市魅力,更能豐富居民的居住體驗,提升幸福感,通過其來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也未嘗不可。
城市家具,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在使用。它們是否美觀、方便和舒適,直接關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生活的品質。
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個大家庭,這些布設在街道、廣場、綠地或其他公共部位的公共設施就仿佛是城市的家具。城市家具雖然沒有建筑物體量大,但卻是城市環境和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品牌形象的組成部分,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文化細節,但大多數城市家具卻難以承擔這樣的功能。
目前,有些城市的城市家具沒有從設計上進行統一協調,造成各類城市家具缺少協調,沒有共同的設計,缺少同類感,看上去很違和。
當然,隨著城市管理的不斷優化,未來城市面貌因城市家具的協調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