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新的時代
“起床了!今天有很重要的活動要參加!”于強敲起了于江白的房門,喊了起來。
“這小子,還在睡懶覺!還把智能助手給關機了。”于強自言自語道。
手上加了把勁,“起來了,起來了。”于強邊敲門邊喊。
門打開了,于江白一臉惺忪地看向于強,“爸,現在還早!”
“七點了,還早,今天是媒體采訪的日子,明天,我們就要啟航前往天星系了。你是艦長,一點自律都沒有,怎么帶好隊伍。”
“爸,你說得嚴重了點,還不是就要走了嗎?這一走,就要好幾百年才能返回蒼海星。以后啊,要開始漫長的苦難之旅,趁現在還在蒼海星,就應該好好玩玩。昨天晚上,我和同事們唱歌唱了個通宵。”于江白笑嘻嘻地說道。
“你看你,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真把自己當成十二歲。快點收拾下,我和你媽在餐廳等你吃飯。”
于強說完,轉身向餐廳走去,身旁,伴飛著他的智能助手。
餐廳大門邊,不銹鋼門框上映射出一個走近的年輕人,看上去只有十二三歲,他就是于強。
自從注射了永基溶液,于強越來越年輕,直到定格在現在這個樣子,一百年來,幾乎沒有變化。
走進餐廳,一個美麗的女子坐在餐桌前,手里拿著智能助手在看著。
她的身旁,侍候著一名機器人保姆,和享哈兔一般高大,擁有四肢,金屬外表,兩只電子眼睛中閃現著紅光,那是紅外線特征。
餐桌上,已經擺放好的早餐,熱氣騰騰。
“安祺,我們先吃吧,他洗漱完就來。”
安祺的眼睛從智能助手屏幕上移開,“又睡懶覺了,好吧,我們先吃吧。”
安祺放下智能助手,吃起早餐,一會兒,抬頭對于強說道:“我今天想去看看文文。我們這一走,就要幾百年的時間,太漫長了。”
于強自然明白,安祺是想看看安祺和文文一起種植的那棵樹,在青草植物園中。畢竟,文文已經離世一百年多了。
做為曾經的五人組,于強、安祺、文文、牛恩、忽達爾是要好的朋友,經常相聚在一起,談事業、談生活、談未來,從青年到中年,從中年到老年,牛恩走了,隨后忽達爾走了,最后文文也走了。
有時安祺不開心的時候,會到青草植物園看那棵樹,坐在樹旁,一個人向樹訴說著心中的苦惱,就仿佛文文就坐在身旁。
“嗯,活動結束后我和你一起去吧。”于強說道。
于江白走了進來,洗漱后人很精神,坐下來就開始吃飯,吃得很快,沒多久就吃完了。
“小花,收拾下。”安祺吃完后,對機器人小花說了一聲,和于強走出餐廳。
“好的,主人!”小花回答完畢,開始收拾桌上的碗勺。
……
三人收拾好,叫上五個保衛,走向頂樓,頂樓是個大平臺,停著一架小飛碟。
飛碟呈草帽狀,銀灰色的外殼,和人類的小飛碟極像,只是頂上多了一根天線,用于接收信號。
飛碟分上下兩個部分,下部凸出來的帽沿部分,呈圓盤狀,是飛碟反重力場,內部由異力材料制成的幾個轉盤,每個轉盤都可以轉動方向,當異力轉盤正極方向與地面相對時,此時排斥力最大,推動飛碟遠離地面,于是飛碟快速上升。
當異力轉盤逐漸轉向正極側面時,此時排斥力逐漸減少,推動力也相應變小。當到達轉盤側面時,此時反重力和蒼海星重力處于平衡狀態,既不上升,也不下降,懸浮不動。
而小飛碟要下降時,從側面逐漸轉向負極,飛碟反重力慢慢減少,最后形成自由落體下降,完全轉到負極時,進入加速下降階段。
當飛碟方向控制器被推動前后左右的某個目標方向時,異力轉盤整體向反方向傾斜,形成正反方向的引力差,驅使飛碟向目標方向飛行。
走到飛碟旁,于強命令懸飛在旁的智能助手:“小成,開啟飛碟。”
銀白色的智能助手小成兩個小機翼高速旋轉著,從它的揚聲器中傳出聲音:“好的,于博士。”
“與于家一號飛行器取得數據鏈接,密鑰授權獲得通過,開啟命令獲得通過,正在處理進行中。”
于家一號就是于強這部小飛碟的名字,除了于家一號,還有于家二號,于家二號是于江白的小飛碟。安祺沒有自己的飛行器,和于強共用一架。
小成指令傳輸完畢,“叭嗒”一聲,于家一號上的艙門打開了,艙門下方打開一個舷梯通道,伸出了一段舷梯,鋪過帽沿,架到地上。
八人先后踏上舷梯,走進機艙,按上機艙口旁的關門按鈕,舷梯自動收入舷梯通道,隨后,機艙門自動關閉。
這個機艙布置著十個位置,機長座和副機長座,后面八個乘客座位。
于江白坐到機長座上,固定好安全帶,將手掌按在識別儀器上。“嘀”的一聲響,一個聲音傳來“英雄,獲得通過,開機中…”
英雄是于江白在于家一號上設置的昵稱,于江白從小就以慕容蒼洱為偶像,想成為像慕容蒼洱這樣的英雄人物,為后人所景仰。
小飛碟前端是個前檔玻璃,同時也是個大屏彎曲顯示屏,外部是復合型鋼化玻璃,任憑風吹雨打,經久耐用。里面是一層薄膜顯示屏,此時正從黑色調色到透明狀態,在屏幕下方一個固定窗口,一排排字符在跳動,顯示著小飛碟自檢信息。
沒多久,小飛碟進入正常狀態,于江白開啟反重力裝置,控制好擋位和方向,小飛碟緩緩升起,機艙內聽不到躁音。
于家一號離開地面后,向上速度越來越快,很快上升到500米高度,500米到700米之間是小飛碟空中專屬通道。
調好方向,小飛碟朝神農大廈方向奔去。
現在于強已經不住在行政公寓了,住在離神農大廈二十公里遠的景山別墅區。五十年前,于強就沒在神農大廈辦公,神農部落的事情管得少了,將大部分精心用于研究AI,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受到青草市空中交通管制的約束,市區上空飛行速度不能超過一百公里一小時,一路上,看到不少小飛碟向不同方向穿梭而過。
這個時代,小飛碟是中產階層的標配,從二座到二十座的都有,超過二十座少于五十座屬于中型飛行器,在700米到1000米空中通道飛行,五十座到二百座層于大型飛行器,在1000米到1500米空中飛行。
用了十幾分鐘時間,到達神農大廈上空附近,此時有四五架小飛碟等待降落。
顯示器上跳動著附近十幾個降落點,于江白用手指點了下神農大廈,艙內揚聲器飄出聲音,“已向神農大廈降落點請求降落,等待對方應答。”
“神農大廈降落點已應答,可降落在A732號位置,請按照指示路線自動飛行。”
屏幕上顯示出一條紅色線路,有點曲折,于江白放開手,任由系統自動飛行。
于強的智能助手響了起來,于強看了下屏幕,上面標注著楊長老,隨即接通,智能助手屏幕上顯示出楊長老的笑臉,耳邊的無線耳麥響起楊長老的聲音:“于長老,請問您出發了嗎?”
“楊長老,我已經到神農大廈上空了,過會兒見。”
“好,過會兒見。”
掛了電話,于強看向窗外,小飛碟已自動飛行到一座飛行器停靠大樓,這是個鋼鐵大樓,十幾根巨大承重圓柱貫穿大樓,此外除了停靠的飛行器,沒有其它遮擋物。樓高八層,每層樓層高至少五米,越往上越高,每層樓有三個轉運平臺。
于家一號穩穩地停靠在七樓中間一個轉運平臺上,一會兒,轉運平臺啟動,在樓道內沿著路軌緩緩前進。
整層樓分成四大停泊區,每個停泊區之間是路軌通道,路軌通道很大,上面鋪著十幾二十條路軌,縱橫交錯。停泊區內,一排排飛行器有序地停泊在上面,一眼能看到地上的位置標識,A701,A702,A703…
轉運平臺經過幾個轉彎后,到達A732,將于家一號小飛碟放下,然后等待著客人。
于江白關閉小飛碟的重力裝置,然后開啟艙門,放下舷梯。
眾人走出機艙,走下舷梯,于江白命令自已智能助手接通小飛碟系統,收回舷梯,關閉艙門,關閉主電源。
眾人踏上轉運平臺,隨后,轉運平臺將眾人送往電梯入口。
這里有十幾部磁懸浮電梯,將客人這到地下一層后,更多平行電梯出現在大家眼前。
神農大廈包括外圍的飛行器停靠大樓,汽車停車場等,面積極大,靠電梯將人物輸往各處。
一路上,換了三部電梯,終于到達會場所在樓層。
“于長老,是您?”一位在值勤的士兵認出了于強,緊張又興奮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