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向辰星軌道
身后,蒼海星越來越小,這是一顆美麗的星球,深藍的大海,青色和黃色相間的三個大陸,在它上面,生活著數百億的同類,有親人、朋友、同事、鄰居,此刻,他們也在關注不斷遠去的艦隊,彼此間,心連著心,心中,有著期待,有著祝福。
這是人世間的情愫,不管相隔億里,相隔著一個星系,都永存心中。
蒼海星的身邊,旋轉著一顆衛星,便是月球,這顆月球,比人類的月球要小一點,至始至終,陪伴在蒼海星旁。
不管是在人類的文學中,還是在享哈兔文化中,有關月亮的文字如繁星般眾多。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來自人類宋國蘇軾的詩詞,也受到享哈兔的喜愛、追捧,常被人掛在嘴邊。
“當圓月升起,是我們追求的永恒,因為,那代表著圓滿。當彎月升起,是我們追逐的進行,因為,那代表著不足。”
這是來自享哈兔近代詩人伍多的詩,他把圓月代表完美,把彎月代表不足,認為,人的一生,應該從擁有很多缺點的普通人,慢慢修養成完美品行的士大夫,這是個進修的階段。
伍多的后半生,像人類古代的隱士一樣,和六個好友,住在一處風景悠美的深山中,每天吟詩作畫,探討人生哲理,直到終老。
后人將他們所住的深山取名伍山,將他們稱為伍山七仙,直到今天,伍山都是聞名天下的名山。
蒼海星在大屏幕中只剩下了一個小點,于江白嘆了一口氣,將屏幕畫面切換到前方。
蒼洱艦隊前進的方向,要經過辰星、申星、卯星、戌星、戊星軌道,現在最近的辰星,離他們將近1.2億公里。
辰星是蒼海系從內而外的第三顆行星,距離蒼海星近距點6200萬公里,遠距點4.5億公里,比天星系的天星到火星的距離遠些,而天星與火星近距點5500萬公里,遠距點4億公里。
辰星是一顆水星,被一望無際的海水覆蓋著,看不見一塊陸地。
幾十年前,享哈兔往辰星上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逐步了解了這顆行星。
辰星有蒼海星五分之三大小,擁有厚厚的大氣層,大氣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氧氣、水蒸氣,其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占多數,氧氣只有百分之一。
在辰星對流層,長年閃電雷鳴,下著傾盆大雨。大海上,經常有大風伴著大浪,排山倒海般向前方卷去,那場景,非常震撼。
而風平浪靜時,陽光照在海上,蔚藍的大海格外迷人,不時有魚類向空中噴射出水花,一片熱鬧景象。
辰星海洋中,存在著大量生命,生活著成千上萬種魚蝦,以及數不清的海底植物。
在人類遺留的資料中,有一些關于辰星的記錄,他們向辰星的大海中投放了一些浮生物、魚類,以及眾多海洋植物。除了這些,找不到更多資料。
不知道辰星在人類來之前,是否存在生命,原先的生命物種是否很多。
這些問題,只有蒼洱艦隊找到人類后,才能找到答案。
辰星最高的水底山脈——麗山山脈,其最高處離水面有一千米左右,經過幾十年觀察,發現每年的距離都在減少。經過專家分析,一方面是麗山和桐州兩大版塊擠壓,讓麗山山脈不斷長高。另一方面,受溫室效應影響,海水和空氣不斷對流,海水在蒸發中會慢慢減少。
據專家們推測,大概五十萬年之后,麗山山脈最高峰麗山峰將會露出水面,二百萬年之后,辰星將有一片陸地。
享哈兔在辰星建設了三個空間站,以及五個海底實驗室,并組建了由二十顆衛星組成的定位系統。
辰星對享哈兔很重要,未來,享哈兔會移居到辰星來。這是因為,蒼海星隨著溫室效應的發展,未來,氣溫會越來越高,那時,自然災害越來越多,受氣溫影響,森林火災不斷,淡水不斷蒸發,也越來越少,風災會越來越猛烈,帶給人們大量災難,之后,農作物只能在實驗室中培養,享哈兔將生活得非常艱難。
當然,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但未雨綢繆,是每一個文明應該做的。
蒼洱艦隊此時飛行速度在三十八公里每秒,相比最高速度1.2萬公里每秒,可以說很慢。
蒼洱艦隊有自己的計劃,前三個月以慢速前進,一方面是檢測動力艦和蒼洱星艦的安全,畢竟這一去就是幾百年,現在能早點發現質量問題、安全漏洞,可以就近處理,背靠蒼海星,有大量資源可以調用,將問題解決好再繼續上路。如果發現問題時已經遠離享哈兔在蒼海系可控范圍,只能靠蒼洱艦隊自己解決了。
另一方面,蒼洱艦隊有近千名隊員,負責各種各樣的崗位,在艦隊飛行中,采用輪流冬眠的方式,共兩批人,一批人上崗,另一批冬眠,每過五年,冬眠的那批人被喚醒,等恢復一個月后上崗,原先上崗的一批人進入冬眠,如此循環。
現在,他們開始熟悉自己的工作,和隊友進行配合,讓工作更有效率。
蒼洱星艦指揮大廳,副艦長古京向于江白敬了個軍禮,說道:“于艦長,星艦自轉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請指示。”
于江白點點頭,向動力組命令道:“我命令,星艦自轉開始。”
星艦中心有個滾動軸,用數百個固定器連著與動力艦固定的柱體,在命令下達后,滾動軸上的固定器全松開了,在強大動力驅使下,星艦開始轉動起來。
太空中,動力艦向前方飛馳,在它身上,星艦慢慢開始旋轉起來,并越來越快。
星艦的旋轉逐漸形成一種離心力,當轉動達到一定速度后,產生的離心力達到蒼海星重力的相仿的效果,這就是人們說的人工重力。
在真空中,由于失重,宇航員都是處于飄浮狀態,走路、工作極不方便。
更嚴重的是,長期在失重的環境下,對身體健康極其有害,腦萎縮,骨密度下降,肌肉流失和視力下降,肌肉流失,會造成肌肉消失,并無法恢復。所以,在太空站中,都配有健身器材,宇航員每天要進行鍛煉,保持肌肉正常。
而有了人工重力,在星艦上工作、生活就方便了很多,也不用擔心腦萎縮、肌肉流失等問題了。
星艦中心會議內,于強和安祺早來一步,過會兒有個高級會議,一方面是領導層代表艦隊最后一次向蒼海星民眾道別,另一方面再次梳理下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之后的計劃確認。
于強和安祺看著智能助手,上面是星艦一顆攝像頭收集的畫面,浩瀚的宇宙,黑色的背景,點綴著無數星星,此時,沒有大氣層的折射,星星不再眨眼,是那么明亮。
“哎,這就走了。”
安祺靠著于強肩傍,嘆了口氣。
面對未來數百年的星際航行,充滿著艱苦與未知,如果讓安祺選擇,她寧愿留在蒼海星上,畢竟她是傳統型女人,安穩一點的生活是她首要選擇。
但自己的愛人和兒子都要去天星系,只能成全他們,與他們在一起,才能讓自己心安。
“是啊,為了這一天,享哈兔準備了很久,等了很久。”
于強對未來有少許的不安,但更多的是高興、釋懷和期待。
“安祺,為了我,辛苦你了。”于強拉起安祺的手說道。
做為丈夫,于強自然明白安祺的想法,一百多年的相處,兩人的愛情早已沉淀成深深的親情。
安祺微笑著看了下于強,沒有說話,彼此的默契,兩人都明白對方的想法。
一會兒,于江白和五個副艦長陸續進入會議室,并向于強和安褀敬禮后,一一落座。
“現在我們離開蒼海星了,要向蒼海星民眾道別了,江白,準備好了嗎?”
于江白點點頭,說道:“星艦通信系統已經接入量子長城,可以視頻了。”
說完,用自己的智能助手激活墻上的大屏幕,并接入量子長城網絡。
量子長城,這是個來源于人類書籍中的詞語。
五十萬年前,人類在蒼海星和天星之間,搭建起星際量子通信網絡,由二千顆量子中繼器組成,解決蒼海星和天星之間遠距離通信問題,人類將整個量子通信鏈路稱為量子長城。
目前,享哈兔搭建了從蒼海星到戉星之間的量子通信鏈路,也用量子長城命名。以后,從戉星到天星的后續路程中,投放量子中繼器的任務就交給蒼洱艦隊。
在星艦腹部倉庫中,存有一千八百個量子中繼器,它們不大,身上的太陽能面板被緊密折疊著,當投放后,太陽能面板將自動攤開,接受陽光照射,貯存一部分能源。此外,它還有幾顆高效原子能電池,做為主要能源。
大屏幕連接到神農航天局的直播間,很快,雙方直播間已經連在一起。
對方直播間中,有一男一女,都是主持人。
男主持人說道:“各位觀眾朋友們,蒼洱艦隊的幾位領導已經進入直播間,他們分別是于長老、于江白艦長、古京副艦長、余偉副艦長、劉譯副艦長、董康林副艦長、張藝進副艦長,以及安祺女士,名譽艦長。”
女主持人說道:“蒼洱艦隊現在已經飛出蒼海星,向茫茫宇宙遠去,這一去,他們將離開故土幾百年。現在,他們通過直播,向我們道別,讓我們記住這個瞬間,有請蒼洱艦隊領導們講話。”
上一篇:第一百二十章 啟航 下一篇:第一百二十二章 來自辰星的問候
這是人世間的情愫,不管相隔億里,相隔著一個星系,都永存心中。
蒼海星的身邊,旋轉著一顆衛星,便是月球,這顆月球,比人類的月球要小一點,至始至終,陪伴在蒼海星旁。
不管是在人類的文學中,還是在享哈兔文化中,有關月亮的文字如繁星般眾多。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來自人類宋國蘇軾的詩詞,也受到享哈兔的喜愛、追捧,常被人掛在嘴邊。
“當圓月升起,是我們追求的永恒,因為,那代表著圓滿。當彎月升起,是我們追逐的進行,因為,那代表著不足。”
這是來自享哈兔近代詩人伍多的詩,他把圓月代表完美,把彎月代表不足,認為,人的一生,應該從擁有很多缺點的普通人,慢慢修養成完美品行的士大夫,這是個進修的階段。
伍多的后半生,像人類古代的隱士一樣,和六個好友,住在一處風景悠美的深山中,每天吟詩作畫,探討人生哲理,直到終老。
后人將他們所住的深山取名伍山,將他們稱為伍山七仙,直到今天,伍山都是聞名天下的名山。
蒼海星在大屏幕中只剩下了一個小點,于江白嘆了一口氣,將屏幕畫面切換到前方。
蒼洱艦隊前進的方向,要經過辰星、申星、卯星、戌星、戊星軌道,現在最近的辰星,離他們將近1.2億公里。
辰星是蒼海系從內而外的第三顆行星,距離蒼海星近距點6200萬公里,遠距點4.5億公里,比天星系的天星到火星的距離遠些,而天星與火星近距點5500萬公里,遠距點4億公里。
辰星是一顆水星,被一望無際的海水覆蓋著,看不見一塊陸地。
幾十年前,享哈兔往辰星上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逐步了解了這顆行星。
辰星有蒼海星五分之三大小,擁有厚厚的大氣層,大氣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氧氣、水蒸氣,其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占多數,氧氣只有百分之一。
在辰星對流層,長年閃電雷鳴,下著傾盆大雨。大海上,經常有大風伴著大浪,排山倒海般向前方卷去,那場景,非常震撼。
而風平浪靜時,陽光照在海上,蔚藍的大海格外迷人,不時有魚類向空中噴射出水花,一片熱鬧景象。
辰星海洋中,存在著大量生命,生活著成千上萬種魚蝦,以及數不清的海底植物。
在人類遺留的資料中,有一些關于辰星的記錄,他們向辰星的大海中投放了一些浮生物、魚類,以及眾多海洋植物。除了這些,找不到更多資料。
不知道辰星在人類來之前,是否存在生命,原先的生命物種是否很多。
這些問題,只有蒼洱艦隊找到人類后,才能找到答案。
辰星最高的水底山脈——麗山山脈,其最高處離水面有一千米左右,經過幾十年觀察,發現每年的距離都在減少。經過專家分析,一方面是麗山和桐州兩大版塊擠壓,讓麗山山脈不斷長高。另一方面,受溫室效應影響,海水和空氣不斷對流,海水在蒸發中會慢慢減少。
據專家們推測,大概五十萬年之后,麗山山脈最高峰麗山峰將會露出水面,二百萬年之后,辰星將有一片陸地。
享哈兔在辰星建設了三個空間站,以及五個海底實驗室,并組建了由二十顆衛星組成的定位系統。
辰星對享哈兔很重要,未來,享哈兔會移居到辰星來。這是因為,蒼海星隨著溫室效應的發展,未來,氣溫會越來越高,那時,自然災害越來越多,受氣溫影響,森林火災不斷,淡水不斷蒸發,也越來越少,風災會越來越猛烈,帶給人們大量災難,之后,農作物只能在實驗室中培養,享哈兔將生活得非常艱難。
當然,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但未雨綢繆,是每一個文明應該做的。
蒼洱艦隊此時飛行速度在三十八公里每秒,相比最高速度1.2萬公里每秒,可以說很慢。
蒼洱艦隊有自己的計劃,前三個月以慢速前進,一方面是檢測動力艦和蒼洱星艦的安全,畢竟這一去就是幾百年,現在能早點發現質量問題、安全漏洞,可以就近處理,背靠蒼海星,有大量資源可以調用,將問題解決好再繼續上路。如果發現問題時已經遠離享哈兔在蒼海系可控范圍,只能靠蒼洱艦隊自己解決了。
另一方面,蒼洱艦隊有近千名隊員,負責各種各樣的崗位,在艦隊飛行中,采用輪流冬眠的方式,共兩批人,一批人上崗,另一批冬眠,每過五年,冬眠的那批人被喚醒,等恢復一個月后上崗,原先上崗的一批人進入冬眠,如此循環。
現在,他們開始熟悉自己的工作,和隊友進行配合,讓工作更有效率。
蒼洱星艦指揮大廳,副艦長古京向于江白敬了個軍禮,說道:“于艦長,星艦自轉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請指示。”
于江白點點頭,向動力組命令道:“我命令,星艦自轉開始。”
星艦中心有個滾動軸,用數百個固定器連著與動力艦固定的柱體,在命令下達后,滾動軸上的固定器全松開了,在強大動力驅使下,星艦開始轉動起來。
太空中,動力艦向前方飛馳,在它身上,星艦慢慢開始旋轉起來,并越來越快。
星艦的旋轉逐漸形成一種離心力,當轉動達到一定速度后,產生的離心力達到蒼海星重力的相仿的效果,這就是人們說的人工重力。
在真空中,由于失重,宇航員都是處于飄浮狀態,走路、工作極不方便。
更嚴重的是,長期在失重的環境下,對身體健康極其有害,腦萎縮,骨密度下降,肌肉流失和視力下降,肌肉流失,會造成肌肉消失,并無法恢復。所以,在太空站中,都配有健身器材,宇航員每天要進行鍛煉,保持肌肉正常。
而有了人工重力,在星艦上工作、生活就方便了很多,也不用擔心腦萎縮、肌肉流失等問題了。
星艦中心會議內,于強和安祺早來一步,過會兒有個高級會議,一方面是領導層代表艦隊最后一次向蒼海星民眾道別,另一方面再次梳理下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之后的計劃確認。
于強和安祺看著智能助手,上面是星艦一顆攝像頭收集的畫面,浩瀚的宇宙,黑色的背景,點綴著無數星星,此時,沒有大氣層的折射,星星不再眨眼,是那么明亮。
“哎,這就走了。”
安祺靠著于強肩傍,嘆了口氣。
面對未來數百年的星際航行,充滿著艱苦與未知,如果讓安祺選擇,她寧愿留在蒼海星上,畢竟她是傳統型女人,安穩一點的生活是她首要選擇。
但自己的愛人和兒子都要去天星系,只能成全他們,與他們在一起,才能讓自己心安。
“是啊,為了這一天,享哈兔準備了很久,等了很久。”
于強對未來有少許的不安,但更多的是高興、釋懷和期待。
“安祺,為了我,辛苦你了。”于強拉起安祺的手說道。
做為丈夫,于強自然明白安祺的想法,一百多年的相處,兩人的愛情早已沉淀成深深的親情。
安祺微笑著看了下于強,沒有說話,彼此的默契,兩人都明白對方的想法。
一會兒,于江白和五個副艦長陸續進入會議室,并向于強和安褀敬禮后,一一落座。
“現在我們離開蒼海星了,要向蒼海星民眾道別了,江白,準備好了嗎?”
于江白點點頭,說道:“星艦通信系統已經接入量子長城,可以視頻了。”
說完,用自己的智能助手激活墻上的大屏幕,并接入量子長城網絡。
量子長城,這是個來源于人類書籍中的詞語。
五十萬年前,人類在蒼海星和天星之間,搭建起星際量子通信網絡,由二千顆量子中繼器組成,解決蒼海星和天星之間遠距離通信問題,人類將整個量子通信鏈路稱為量子長城。
目前,享哈兔搭建了從蒼海星到戉星之間的量子通信鏈路,也用量子長城命名。以后,從戉星到天星的后續路程中,投放量子中繼器的任務就交給蒼洱艦隊。
在星艦腹部倉庫中,存有一千八百個量子中繼器,它們不大,身上的太陽能面板被緊密折疊著,當投放后,太陽能面板將自動攤開,接受陽光照射,貯存一部分能源。此外,它還有幾顆高效原子能電池,做為主要能源。
大屏幕連接到神農航天局的直播間,很快,雙方直播間已經連在一起。
對方直播間中,有一男一女,都是主持人。
男主持人說道:“各位觀眾朋友們,蒼洱艦隊的幾位領導已經進入直播間,他們分別是于長老、于江白艦長、古京副艦長、余偉副艦長、劉譯副艦長、董康林副艦長、張藝進副艦長,以及安祺女士,名譽艦長。”
女主持人說道:“蒼洱艦隊現在已經飛出蒼海星,向茫茫宇宙遠去,這一去,他們將離開故土幾百年。現在,他們通過直播,向我們道別,讓我們記住這個瞬間,有請蒼洱艦隊領導們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