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蒼海酒吧
神文明遺址,三公里處,一條小溪攔住了去路。
這是條三米寬的溪流,溪水清澈見底,水底水草叢生,魚兒在草叢中歡快游動著。
這里原本有條石拱小石橋,在時光的流逝中,轟然倒塌,落入溪中,經過漫長歲月的溪水沖擊,只留下一些圓滑的小石塊,分散在溪流中。
“看來我們要在這里搭個橋。”丁教授看著對岸說道。
對岸500米外才有建筑,丁教授拿起望遠鏡,穿過樹葉縫隙,隱隱看出是個石屋模樣,和之前發現的建石屋所不同,到底有何不同,又不好說。因視野受阻,難以看得清楚。
眾人商議起來,許博士說道:“先在這里搭個簡易橋,這里木頭多,用幾根稍微粗點的樹干鋪過去,釘在一起就可以了。”
丁教授想了想說道,我們已經開發了三公里多,越往里面,離駐地越來越遠。前面應該是塊平地,把樹木砍掉,整理下,做為駐地,這樣會方便些,你們看怎么樣?”
“可以,這樣方便。”
“這地方會不會危險。”
“把前面一大片樹木砍光,視野開闊了,就不怕蛇蟲猛禽騷擾。”
“這樣可以,在周邊灑些驅蛇粉,會更好些。”
專家們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丁教授見沒人反對,說道:“既然大家都同意了,就這么辦。那這橋就要鋪得結實些寬些,讓拉貨的馬能夠過去。”
許博士說道:“這事我來負責,砍幾棵大樹就可以了,橋的木板只要夠厚就可以。”
生命科學院的于心博士笑著對許博士說:“能不能先搭個簡易的橋,好讓我們先過去。”
“沒問題。”
在士兵的幫助,五根碗口粗的樹干被鋪在岸上,許博士用鉚釘將它們固定住,一座簡易的橋就搭好了。
士兵過岸后,兵分兩路,一路開道,開往石屋方向,另一路要將這片樹林砍光。
專家們坐在溪邊的樹樁上、石頭上,聊著天。
生命科學院的于心博士說起雙頭蛇的事。
“昨天我和生物學家達文抵達雙頭蛇窩點,看到洞外好幾條雙頭蛇,樣子長得真可怕。之前我們沒見過雙頭蛇,但聽過院里老一輩說過,靠近山果村附近有雙頭蛇出現過,但見過的人很少,一次,山果村村民在山上干活時,遇到一條雙頭蛇,村民叫了十幾個人將這條蛇打傷,活捉了,上報給市里。西峰市派專家來察看,看到時這條蛇已經死了。”
“當時專家們認為這條蛇出生前基因發生了變異,只是孤例,沒放在心上,按照流程將資料提交給了生物學院。”
“我們昨天看到這一群死蛇,才知道它們不是孤例,而是一個新蛇種。”
生物學家達文說道:“從蛇大小、身上紋路,頭型等判斷,我推測,它們的祖先應該是青斑蟒蛇。”
“青斑蟒蛇生活于熱帶、亞熱帶叢林中,在我們部落西邊、南邊森林地帶都有它們的身影。雙頭蛇的出現,讓我們很疑惑,它到底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于心博士點頭,說道:“目前為止,只發現西果村和遺址中有發現,其它地方并未發現。我們推斷,雙頭蛇生活于西果村以西森林中。至于它是本來就存在,還是某些原因發生變異,是我們下一步要研究的。”
聽著雙頭蛇的事,氣氛有些壓抑。
丁教授擺擺手,說道:“不說這個,根據前兩天的發現,包括第一個石屋內的金屬架,還有些石屋內散架的木架子,我們大致可以判斷那是床。長度一般是2米左右,寬度也所不同,有1.2米、1.5米、1.8米的。再根據昨天機倉內的座椅,以及前天發現的照片,我和幾個專家認為,成年神物種大概高1.5米到1.9米之間,比我們要高大得多。”
“他們身上除了頭頂,眼睛上方保留有毛發,其它地方都褪了毛。”
“走吧,他們進展挺快,我們邊走邊聊。”
丁教授看到通往石屋的路已經開辟了一大半,而溪邊樹木也砍伐了一大片,清理出一片空地。
專家們慢慢走著,討論著神物種的事情。
森林中砍伐樹木的聲音、電鋸鋸木頭的聲音不絕于耳。林中的鳥兒早已飛得遠遠的,樹上的鳥窩在樹木倒下時掉在地上,幸好這時候不是鳥兒繁殖季節。
“專家們過來。”高連長高聲喊了起來。
原來他們已經開辟到石屋那邊了,邊上已經清理干凈。
專家們小跑過去,走近一看,才知道這石屋為什么不一樣了。
這是天然一塊巨石,足足有幾百平米,在內部開鑿出一個空間。一照面就是一堵石屏風,石屏風有點風化,看上去比較黑,離大門兩米遠。左右兩邊留有空間通往大廳。邊上大門門板已經腐爛分解了,只留下四個空白的圓凹槽。
走到石屏風,上面雕刻著大量文字,只是布滿灰塵。專家用軟毛巾輕輕拭擦,風化的石皮屑撲簌簌往下掉,看來無法清理了。較小的文字已經看不清了,只有四個大字仔細看還能看到筆劃,連在一起便是“蒼海酒吧”。
每個人都認識這四個字中的三個,唯獨“酒”字不認識。
享哈兔沒有喝酒的習慣,但他們有用到酒精,只是他們酒字不是這樣寫的。
“什么場所,走,進去看看。”
“請各位稍等,士兵還在里面清理垃圾,需要等會兒。”高連長喊道。
剛才他們已經進去探查過,除了些蜘蛛之類的小蟲,沒有什么危險,就是地面有些積水,長著一些霉菌。現在正在消除這些小蟲和霉菌,進行地面吸水。
等了一會兒,十幾個士兵從里面出來,順帶帶走一些垃圾。
“連長,蟲子之類東西清理完畢。只是里面空氣有霉味,進去最好戴上口罩。”
“小李,口罩發給專家。”高連長喊話。
“是,連長。”
小李麻利地將口罩發給專家組人員,小強和其他小孩子也戴上了口罩。
高連長擰亮手電,帶頭走了進去,專家組人員一個個跟了進去,小強幾個小孩子走在最后。
一股霉味迎面撲來,昏暗的空間,閃動著手電的光束。左右兩側石壁上有幾個矩形洞口,透著亮光。
潮濕的地板,拱形的頭頂石壁,一整塊石頭鑿成,工藝精巧。兩側石壁上,安裝著一排排燈具,如今只剩下一些金屬掛在石壁上。
那幾個矩形洞口,壓縮著一堆破銅爛鐵,原先這里是空調口。
整個空間相當大,曾經這左右兩側和后面部分擺放著十幾張桌子,中間是個舞池,頭頂上滾動著燈光球,閃爍著迷幻的色彩。
一地垃圾,銹跡斑斑的金屬,靜靜地躺在潮濕的地面。
入口左側,有個吧臺,吧臺背后分割著多個格子,原先放著一瓶瓶酒,如今酒瓶被分解得面目全非,剩下一些粘液。
專家們搜索了一會,把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帶走,然后走出酒吧。
大家摘下口罩,深深吸了口氣,外面空氣真好啊。
“你看在這大石頭里挖個石室,創意很不錯。哪天我退休了,在里面放上十幾桌麻將桌,我在門口收錢,再賣點飲料,挺不錯的主意吧。”許博士笑著說。
“想錢想瘋了吧。”李文說。
“只怕你租金租不起啊,到時整個遺址都變成博物館了吧。”劉濤院長說。
“哈哈。”
大家打趣著。
“你看,前面一大片都是倒塌的房屋,沒有挖掘機,無法考察啊。”
“那只能到那些好一點房子那邊。”
“大概三公里。”許博士目測了下。
“沒關系啦,大部隊快來了,更多專家學者來幫忙,進度會很快。”
說部隊,部隊就到。高連長對講機響起來,“連長,前頭部隊到達駐地了。”
高連長回道:“收到,我馬上回來。”
接著喊小李,“小李,和前面兄弟說一聲,讓他們繼續干活。”
“各位專家,現在你們也沒什么事,一起去迎接先頭部隊吧。”
“好,一起去迎接。”
上一篇:第九章 陶瓷盒子 下一篇:第十一章 前頭部隊
這是條三米寬的溪流,溪水清澈見底,水底水草叢生,魚兒在草叢中歡快游動著。
這里原本有條石拱小石橋,在時光的流逝中,轟然倒塌,落入溪中,經過漫長歲月的溪水沖擊,只留下一些圓滑的小石塊,分散在溪流中。
“看來我們要在這里搭個橋。”丁教授看著對岸說道。
對岸500米外才有建筑,丁教授拿起望遠鏡,穿過樹葉縫隙,隱隱看出是個石屋模樣,和之前發現的建石屋所不同,到底有何不同,又不好說。因視野受阻,難以看得清楚。
眾人商議起來,許博士說道:“先在這里搭個簡易橋,這里木頭多,用幾根稍微粗點的樹干鋪過去,釘在一起就可以了。”
丁教授想了想說道,我們已經開發了三公里多,越往里面,離駐地越來越遠。前面應該是塊平地,把樹木砍掉,整理下,做為駐地,這樣會方便些,你們看怎么樣?”
“可以,這樣方便。”
“這地方會不會危險。”
“把前面一大片樹木砍光,視野開闊了,就不怕蛇蟲猛禽騷擾。”
“這樣可以,在周邊灑些驅蛇粉,會更好些。”
專家們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丁教授見沒人反對,說道:“既然大家都同意了,就這么辦。那這橋就要鋪得結實些寬些,讓拉貨的馬能夠過去。”
許博士說道:“這事我來負責,砍幾棵大樹就可以了,橋的木板只要夠厚就可以。”
生命科學院的于心博士笑著對許博士說:“能不能先搭個簡易的橋,好讓我們先過去。”
“沒問題。”
在士兵的幫助,五根碗口粗的樹干被鋪在岸上,許博士用鉚釘將它們固定住,一座簡易的橋就搭好了。
士兵過岸后,兵分兩路,一路開道,開往石屋方向,另一路要將這片樹林砍光。
專家們坐在溪邊的樹樁上、石頭上,聊著天。
生命科學院的于心博士說起雙頭蛇的事。
“昨天我和生物學家達文抵達雙頭蛇窩點,看到洞外好幾條雙頭蛇,樣子長得真可怕。之前我們沒見過雙頭蛇,但聽過院里老一輩說過,靠近山果村附近有雙頭蛇出現過,但見過的人很少,一次,山果村村民在山上干活時,遇到一條雙頭蛇,村民叫了十幾個人將這條蛇打傷,活捉了,上報給市里。西峰市派專家來察看,看到時這條蛇已經死了。”
“當時專家們認為這條蛇出生前基因發生了變異,只是孤例,沒放在心上,按照流程將資料提交給了生物學院。”
“我們昨天看到這一群死蛇,才知道它們不是孤例,而是一個新蛇種。”
生物學家達文說道:“從蛇大小、身上紋路,頭型等判斷,我推測,它們的祖先應該是青斑蟒蛇。”
“青斑蟒蛇生活于熱帶、亞熱帶叢林中,在我們部落西邊、南邊森林地帶都有它們的身影。雙頭蛇的出現,讓我們很疑惑,它到底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于心博士點頭,說道:“目前為止,只發現西果村和遺址中有發現,其它地方并未發現。我們推斷,雙頭蛇生活于西果村以西森林中。至于它是本來就存在,還是某些原因發生變異,是我們下一步要研究的。”
聽著雙頭蛇的事,氣氛有些壓抑。
丁教授擺擺手,說道:“不說這個,根據前兩天的發現,包括第一個石屋內的金屬架,還有些石屋內散架的木架子,我們大致可以判斷那是床。長度一般是2米左右,寬度也所不同,有1.2米、1.5米、1.8米的。再根據昨天機倉內的座椅,以及前天發現的照片,我和幾個專家認為,成年神物種大概高1.5米到1.9米之間,比我們要高大得多。”
“他們身上除了頭頂,眼睛上方保留有毛發,其它地方都褪了毛。”
“走吧,他們進展挺快,我們邊走邊聊。”
丁教授看到通往石屋的路已經開辟了一大半,而溪邊樹木也砍伐了一大片,清理出一片空地。
專家們慢慢走著,討論著神物種的事情。
森林中砍伐樹木的聲音、電鋸鋸木頭的聲音不絕于耳。林中的鳥兒早已飛得遠遠的,樹上的鳥窩在樹木倒下時掉在地上,幸好這時候不是鳥兒繁殖季節。
“專家們過來。”高連長高聲喊了起來。
原來他們已經開辟到石屋那邊了,邊上已經清理干凈。
專家們小跑過去,走近一看,才知道這石屋為什么不一樣了。
這是天然一塊巨石,足足有幾百平米,在內部開鑿出一個空間。一照面就是一堵石屏風,石屏風有點風化,看上去比較黑,離大門兩米遠。左右兩邊留有空間通往大廳。邊上大門門板已經腐爛分解了,只留下四個空白的圓凹槽。
走到石屏風,上面雕刻著大量文字,只是布滿灰塵。專家用軟毛巾輕輕拭擦,風化的石皮屑撲簌簌往下掉,看來無法清理了。較小的文字已經看不清了,只有四個大字仔細看還能看到筆劃,連在一起便是“蒼海酒吧”。
每個人都認識這四個字中的三個,唯獨“酒”字不認識。
享哈兔沒有喝酒的習慣,但他們有用到酒精,只是他們酒字不是這樣寫的。
“什么場所,走,進去看看。”
“請各位稍等,士兵還在里面清理垃圾,需要等會兒。”高連長喊道。
剛才他們已經進去探查過,除了些蜘蛛之類的小蟲,沒有什么危險,就是地面有些積水,長著一些霉菌。現在正在消除這些小蟲和霉菌,進行地面吸水。
等了一會兒,十幾個士兵從里面出來,順帶帶走一些垃圾。
“連長,蟲子之類東西清理完畢。只是里面空氣有霉味,進去最好戴上口罩。”
“小李,口罩發給專家。”高連長喊話。
“是,連長。”
小李麻利地將口罩發給專家組人員,小強和其他小孩子也戴上了口罩。
高連長擰亮手電,帶頭走了進去,專家組人員一個個跟了進去,小強幾個小孩子走在最后。
一股霉味迎面撲來,昏暗的空間,閃動著手電的光束。左右兩側石壁上有幾個矩形洞口,透著亮光。
潮濕的地板,拱形的頭頂石壁,一整塊石頭鑿成,工藝精巧。兩側石壁上,安裝著一排排燈具,如今只剩下一些金屬掛在石壁上。
那幾個矩形洞口,壓縮著一堆破銅爛鐵,原先這里是空調口。
整個空間相當大,曾經這左右兩側和后面部分擺放著十幾張桌子,中間是個舞池,頭頂上滾動著燈光球,閃爍著迷幻的色彩。
一地垃圾,銹跡斑斑的金屬,靜靜地躺在潮濕的地面。
入口左側,有個吧臺,吧臺背后分割著多個格子,原先放著一瓶瓶酒,如今酒瓶被分解得面目全非,剩下一些粘液。
專家們搜索了一會,把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帶走,然后走出酒吧。
大家摘下口罩,深深吸了口氣,外面空氣真好啊。
“你看在這大石頭里挖個石室,創意很不錯。哪天我退休了,在里面放上十幾桌麻將桌,我在門口收錢,再賣點飲料,挺不錯的主意吧。”許博士笑著說。
“想錢想瘋了吧。”李文說。
“只怕你租金租不起啊,到時整個遺址都變成博物館了吧。”劉濤院長說。
“哈哈。”
大家打趣著。
“你看,前面一大片都是倒塌的房屋,沒有挖掘機,無法考察啊。”
“那只能到那些好一點房子那邊。”
“大概三公里。”許博士目測了下。
“沒關系啦,大部隊快來了,更多專家學者來幫忙,進度會很快。”
說部隊,部隊就到。高連長對講機響起來,“連長,前頭部隊到達駐地了。”
高連長回道:“收到,我馬上回來。”
接著喊小李,“小李,和前面兄弟說一聲,讓他們繼續干活。”
“各位專家,現在你們也沒什么事,一起去迎接先頭部隊吧。”
“好,一起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