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部落之約
“好了,都給你們介紹了。這個花名冊,都是這里神童的聯系方式,你們也登記下。”
張如澄拿出一本花名冊,叫小強五人登記了下。隨后,張如澄帶五人參觀了九仙山莊。
九仙山莊因九仙山而命名,九仙山只是一座普通小山,沒什么名氣。反而九仙山莊內的那處湖泊,可游泳、劃船、垂釣,眾多游客慕名而來。
湖上眾多小船劃行,湖邊樹下,垂釣的游人坐在小板凳上,看著浮標的動靜。
享哈兔不吃魚,釣來的魚兒一般都是放了,有的人也會將小魚兒帶回家,做為觀賞魚,放在魚缸中養著。
張如澄一行人散步了一會兒,在一個亭子里坐下,談著神童相關的事情。
張如澄比較健談,說起他認識的某個神童進入教育司工作,某個神童很有家族背景,在家族幫助下,在工商司做了個小官,某個神童發明了一個儀器……
說著說著,講到了外事司工作的一名天才,最近比較忙,因為5月20日,澳大部落首領訪問神農部落的事情,很多細節上的東西需要一一落實,他負責的東西很繁瑣。
“這次部落訪問很值得期待,到時大街上插著歡迎的旗幟,很多地方會開展民間表演,有得看了。”張如澄興高采烈地說。
“真的啊,那一定要去看。”安祺來了興趣,說著拉拉小強的袖子。
忽達爾說道:“應該很隆重吧。”
小強說道:“幾百年來,從沒有部落首領之間互訪,這一次應該很隆重,到時我們好好看看。”
游覽完九仙山后眾人返回木屋,下午的時間聽聽神童講課,講解自己的觀點,看看神童下棋,最后所有神童一起在湖邊合影留念。
這次聚會,小強和神童們混得眼熟,此后一段時間,周末他都會來九仙山莊。
5月20日前幾天,青草市很多街道掛著漂亮的彩燈,特別是部落總部大廈所在的五一路,更是彩帶繽紛,充滿著節日的氣息。
5月20日,百年盛事,澳大部落首領訪問神農部落青草市,來自澳大部落政界和商界共三百人隨同其首領奧里烏一起到來。在青草市機場,迎賓隊伍載歌載舞,歡迎貴賓的到來。
一輛輛迎賓用的紅印轎車,載著遠來的客人,慢速行駛在五一大道上,道路兩旁,青草市民自發走在五一路上,向來賓們揮手致敬,小強和安祺也是其中一員。
迎賓汽車隊沿著五一大道一直開往部落總部大廈,大廈外廣場,神農部落首領達木斯率部落高層和商業代表列隊等候。
旁邊,是各個媒體的新聞記者,他們架上了各種類型的攝像機、采訪用的麥克風等裝備。
外層,一排排的士兵在警戒著,只留下一條汽車出入的車道。
達木斯年齡二十九歲,穿著紫色的首領禮服,身形比較瘦,看上去很精神,眼睛看向大廈外五一大道緩慢駛來的迎賓汽車。
一輛迎賓汽車停在隊伍前,走下一人,穿著紫色禮服,身材中等,看年齡32歲左右,鼻子較尖,眼睛銳利,他便是澳大部落首領奧里烏。
尾隨在車后的其它汽車車門一個個打開,走下澳大部落要員和商業代表,他們排在奧里烏的身后,一會兒,排成了一條長龍。
在司儀人員的指示下,奧里烏走上了廣場上的紅地毯,離神農部落首領達木斯所率隊伍相距五米處站定,他的對面,便是滿臉微笑的達木斯。奧里烏也微笑著,向達木斯頷首示意。
奧里烏帶來的人站在其身后,排成了五排,每排之間相距二米。
待所有人站好,兩支樂隊走上場,分別站在兩個部落代表團的身后。
在領隊的指揮下,奏響了雙方部落交響曲,廣場前方,神農部落和澳大部落兩面部落旗幟在交響曲中冉冉升起,兩個部落的代表們面向自己部落旗幟,行注目禮。
一首曲了,族幟升在最高處,在輕風中飛舞。
做為主方,達木斯大步走向奧里烏,向奧里烏伸出了雙臂。奧里烏也緊走兩步,向達木斯擁抱在一起,幾秒鐘后,雙方松開,站直,雙手緊握在一起,面向媒體,保持著笑容。
掌聲雷動,攝像機閃光燈亮起一片,現場充滿了歡呼聲。
一條長長的條幅從部落總部大樓上垂下來,上面寫著大大的一列字,“神農澳大友誼萬年”,隨著喊聲逐步同步,廣場上響徹著“神農澳大友誼萬年”的高喊聲。
接下去的半個鐘頭,神農部落代表有序地走向澳大部落代表團隊伍,和他們一個個握手認識。
隨后的時間里,代表團們走到部落總部大樓內的會議室內進行友好和談,而兩方商業代表則進行商業方面的投資、合作談判。
兩方首領在另一處會議室中秘密地交談,至于談了什么內容,公眾不得而知。
晚上,在部落總部大廈旁的彩虹酒店,舉辦了豐盛的晚宴,達木斯做了簡短的致辭,歡迎澳大部落貴賓們的到來。
奧里烏隨后也致辭,感謝神農部落人民的熱情接待,澳大部落源于神農部落,雙方有著血濃于水的親情,有著共同的祖先和文化,必將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第二天,奧里烏在神農部落發行量最大的報紙——神農新報上刊登了文章,名為“建立面向未來的新型伙伴部落關系”,文章回顧了雙方共同的歷史,現在和未來的展望,認為雙方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一些產業可以互補,是新型伙伴關系。
第三天,神農新報上刊登了神農和澳大兩個部落首領共同簽署的文章——“部落之約”,稱兩個部落已經簽署了和平友好和約,和約內容主要有:
雙方在彼此首府建立使館,任命大使及助手辦理留學、旅游、政務往來等人員往來的簽證。
雙方在被允許投資、合作的產業內自由投資、互惠合作。
第二年起,雙方互派二百名大學生到對方部落大學學習,以后逐年增加。
澳大部落愿意將先進的艦船技術包括潛艇技術分享給神農部落。
以后每年不定期讓部落高層互訪,增加部落之間的互信。
……
第三天,奧里烏到神農部落頂尖學府華青大學做了場演講,并接受學子的提問。
第四天,奧里烏率來訪團隊回澳大部落首府,達木斯和高層到機場送別。
這四天時間里,成為各個媒體的新聞大餐,各大電視臺、報紙紛紛報道著這場盛況。
一年后,南加部落首領率訪問團隊到達青草市,兩方簽訂神農南加和平友好合約。
上一篇:第五十一章 天才的世界 下一篇:第五十三章 人類遺址大白于天下
張如澄拿出一本花名冊,叫小強五人登記了下。隨后,張如澄帶五人參觀了九仙山莊。
九仙山莊因九仙山而命名,九仙山只是一座普通小山,沒什么名氣。反而九仙山莊內的那處湖泊,可游泳、劃船、垂釣,眾多游客慕名而來。
湖上眾多小船劃行,湖邊樹下,垂釣的游人坐在小板凳上,看著浮標的動靜。
享哈兔不吃魚,釣來的魚兒一般都是放了,有的人也會將小魚兒帶回家,做為觀賞魚,放在魚缸中養著。
張如澄一行人散步了一會兒,在一個亭子里坐下,談著神童相關的事情。
張如澄比較健談,說起他認識的某個神童進入教育司工作,某個神童很有家族背景,在家族幫助下,在工商司做了個小官,某個神童發明了一個儀器……
說著說著,講到了外事司工作的一名天才,最近比較忙,因為5月20日,澳大部落首領訪問神農部落的事情,很多細節上的東西需要一一落實,他負責的東西很繁瑣。
“這次部落訪問很值得期待,到時大街上插著歡迎的旗幟,很多地方會開展民間表演,有得看了。”張如澄興高采烈地說。
“真的啊,那一定要去看。”安祺來了興趣,說著拉拉小強的袖子。
忽達爾說道:“應該很隆重吧。”
小強說道:“幾百年來,從沒有部落首領之間互訪,這一次應該很隆重,到時我們好好看看。”
游覽完九仙山后眾人返回木屋,下午的時間聽聽神童講課,講解自己的觀點,看看神童下棋,最后所有神童一起在湖邊合影留念。
這次聚會,小強和神童們混得眼熟,此后一段時間,周末他都會來九仙山莊。
5月20日前幾天,青草市很多街道掛著漂亮的彩燈,特別是部落總部大廈所在的五一路,更是彩帶繽紛,充滿著節日的氣息。
5月20日,百年盛事,澳大部落首領訪問神農部落青草市,來自澳大部落政界和商界共三百人隨同其首領奧里烏一起到來。在青草市機場,迎賓隊伍載歌載舞,歡迎貴賓的到來。
一輛輛迎賓用的紅印轎車,載著遠來的客人,慢速行駛在五一大道上,道路兩旁,青草市民自發走在五一路上,向來賓們揮手致敬,小強和安祺也是其中一員。
迎賓汽車隊沿著五一大道一直開往部落總部大廈,大廈外廣場,神農部落首領達木斯率部落高層和商業代表列隊等候。
旁邊,是各個媒體的新聞記者,他們架上了各種類型的攝像機、采訪用的麥克風等裝備。
外層,一排排的士兵在警戒著,只留下一條汽車出入的車道。
達木斯年齡二十九歲,穿著紫色的首領禮服,身形比較瘦,看上去很精神,眼睛看向大廈外五一大道緩慢駛來的迎賓汽車。
一輛迎賓汽車停在隊伍前,走下一人,穿著紫色禮服,身材中等,看年齡32歲左右,鼻子較尖,眼睛銳利,他便是澳大部落首領奧里烏。
尾隨在車后的其它汽車車門一個個打開,走下澳大部落要員和商業代表,他們排在奧里烏的身后,一會兒,排成了一條長龍。
在司儀人員的指示下,奧里烏走上了廣場上的紅地毯,離神農部落首領達木斯所率隊伍相距五米處站定,他的對面,便是滿臉微笑的達木斯。奧里烏也微笑著,向達木斯頷首示意。
奧里烏帶來的人站在其身后,排成了五排,每排之間相距二米。
待所有人站好,兩支樂隊走上場,分別站在兩個部落代表團的身后。
在領隊的指揮下,奏響了雙方部落交響曲,廣場前方,神農部落和澳大部落兩面部落旗幟在交響曲中冉冉升起,兩個部落的代表們面向自己部落旗幟,行注目禮。
一首曲了,族幟升在最高處,在輕風中飛舞。
做為主方,達木斯大步走向奧里烏,向奧里烏伸出了雙臂。奧里烏也緊走兩步,向達木斯擁抱在一起,幾秒鐘后,雙方松開,站直,雙手緊握在一起,面向媒體,保持著笑容。
掌聲雷動,攝像機閃光燈亮起一片,現場充滿了歡呼聲。
一條長長的條幅從部落總部大樓上垂下來,上面寫著大大的一列字,“神農澳大友誼萬年”,隨著喊聲逐步同步,廣場上響徹著“神農澳大友誼萬年”的高喊聲。
接下去的半個鐘頭,神農部落代表有序地走向澳大部落代表團隊伍,和他們一個個握手認識。
隨后的時間里,代表團們走到部落總部大樓內的會議室內進行友好和談,而兩方商業代表則進行商業方面的投資、合作談判。
兩方首領在另一處會議室中秘密地交談,至于談了什么內容,公眾不得而知。
晚上,在部落總部大廈旁的彩虹酒店,舉辦了豐盛的晚宴,達木斯做了簡短的致辭,歡迎澳大部落貴賓們的到來。
奧里烏隨后也致辭,感謝神農部落人民的熱情接待,澳大部落源于神農部落,雙方有著血濃于水的親情,有著共同的祖先和文化,必將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第二天,奧里烏在神農部落發行量最大的報紙——神農新報上刊登了文章,名為“建立面向未來的新型伙伴部落關系”,文章回顧了雙方共同的歷史,現在和未來的展望,認為雙方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一些產業可以互補,是新型伙伴關系。
第三天,神農新報上刊登了神農和澳大兩個部落首領共同簽署的文章——“部落之約”,稱兩個部落已經簽署了和平友好和約,和約內容主要有:
雙方在彼此首府建立使館,任命大使及助手辦理留學、旅游、政務往來等人員往來的簽證。
雙方在被允許投資、合作的產業內自由投資、互惠合作。
第二年起,雙方互派二百名大學生到對方部落大學學習,以后逐年增加。
澳大部落愿意將先進的艦船技術包括潛艇技術分享給神農部落。
以后每年不定期讓部落高層互訪,增加部落之間的互信。
……
第三天,奧里烏到神農部落頂尖學府華青大學做了場演講,并接受學子的提問。
第四天,奧里烏率來訪團隊回澳大部落首府,達木斯和高層到機場送別。
這四天時間里,成為各個媒體的新聞大餐,各大電視臺、報紙紛紛報道著這場盛況。
一年后,南加部落首領率訪問團隊到達青草市,兩方簽訂神農南加和平友好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