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免费黄色大片-看免费毛片-看免费一级毛片-看欧美黄色大片-网色-网络色综合久久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第六地

菩薩既聞諸勝行,其心歡喜雨妙華,放凈光明散寶珠,供養如來稱善說。百千天眾皆欣慶,共在空中散眾寶,華鬘瓔珞及幢幡,寶蓋涂香咸供佛。自在天王并眷屬,心生歡喜住空中,散寶成云持供養,贊言:“佛子快宣說!”無量天女空中住,共以樂音歌贊佛,音中悉作如是言:“佛語能除煩惱病。法性本寂無諸相,猶如虛空不分別,超諸取著絕言道,真實平等常清凈。若能通達諸法性,于有于無心不動。為欲救世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不取眾相而行施,本絕諸惡堅持戒,解法無害常堪忍,知法性離具精進,已盡煩惱入諸禪,善達性空分別法,具足智力能博濟,滅除眾惡稱大士。”如是妙音千萬種,贊已默然瞻仰佛。解脫月語金剛藏:“以何行相入后地?”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現前地,當觀察十平等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法無相故平等,無體故平等,無生故平等,無滅故平等,本來清凈故平等,無戲論故平等,無取舍故平等,寂靜故平等,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無不二故平等。菩薩如是觀一切法自性清凈,隨順無違,得入第六現前地,得明利隨順忍,未得無生法忍。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復以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觀世間生滅,作是念:‘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若離此著,則無生處。’復作是念:‘凡夫無智,執著于我,常求有、無,不正思惟,起于妄行,行于邪道;罪行、福行、不動行,積集增長,于諸行中植心種子,有漏有取,復起后有生及老死。所謂:業為田,識為種,無明闇覆,愛水為潤,我慢溉灌,見網增長,生名色芽,名色增長生五根,諸根相對生觸,觸對生受,受后希求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生已,于諸趣中起五蘊身名;生,生已衰變為老,終歿為死。于老死時,生諸熱惱;因熱惱故,憂愁悲嘆,眾苦皆集。此因緣故,集無有集者,任運而滅亦無滅者。’菩薩如是隨順觀察緣起之相。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于第一義諦不了故名:無明,所作業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識,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名色增長為六處,根、境、識三事和合是觸,觸共生有受,于受染著是愛,愛增長是取,取所起有漏業為有,從業起蘊為生,蘊熟為老,蘊壞為死;死時離別,愚迷貪戀,心胸煩悶為愁,涕泗咨嗟為嘆,在五根為苦,在意地為憂,憂苦轉多為惱。如是但有苦樹增長,無我、無我所,無作、無受者。’復作是念:‘若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亦無作事,第一義中俱不可得。’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于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于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舍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佛子!此中無明有二種業,一令眾生迷于所緣,二與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種業,一能生未來報,二與識作生起因。識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有相續,二與名色作生起因。名色亦有二種業,一互相助成,二與六處作生起因。六處亦有二種業,一各取自境界,二與觸作生起因。觸亦有二種業,一能觸所緣,二與受作生起因。受亦有二種業,一能領受愛憎等事,二與愛作生起因。愛亦有二種業,一染著可愛事,二與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種業,一令諸煩惱相續,二與有作生起因。有亦有二種業,一能令于余趣中生,二與生作生起因。生亦有二種業,一能起諸蘊,二與老作生起因。老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根變異,二與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種業,一能壞諸行,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

“佛子!此中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者,由無明乃至生為緣,令行乃至老死不斷,助成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者,由無明乃至生不為緣,令諸行乃至老死斷滅,不助成故。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不斷是業道,余分不斷是苦道;前后際分別滅三道斷,如是三道離我、我所,但有生滅,猶如束蘆。復次,無明緣行者,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未來。于是以后,展轉相續。無明滅行滅者,是觀待斷。復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此中無明、行乃至六處是行苦,觸、受是苦苦,余是壞苦;無明滅行滅者,是三苦斷。復次,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能生諸行;無明滅行滅者,以無無明,諸行亦無,余亦如是。又無明緣行者,是生系縛;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系縛。余亦如是。又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無明滅行滅者,是隨順盡滅觀。余亦如是。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十種逆順觀諸緣起。所謂:有支相續故,一心所攝故,自業差別故,不相舍離故,三道不斷故,觀過去、現在、未來故,三苦聚集故,因緣生滅故,生滅系縛故,無所有、盡觀故: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十種相觀諸緣起,知無我、無人、無壽命、自性空、無作者、無受者,即得空解脫門現在前。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有少法相生,即時得無相解脫門現在前。如是入空、無相已,無有愿求,唯除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即時得無愿解脫門現在前。菩薩如是修三解脫門,離彼、我想,離作者、受者想,離有、無想。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大悲轉增,精勤修習,為未滿菩提分法令圓滿故,作是念:‘一切有為,有和合則轉,無和合則不轉;緣集則轉,緣不集則不轉。我如是知有為法多諸過患,當斷此和合因緣;然為成就眾生故,亦不畢竟滅于諸行。’佛子!菩薩如是觀察有為多諸過惡,無有自性,不生不滅,而恒起大悲,不舍眾生,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名:無障礙智光明。成就如是智光明已,雖修習菩提分因緣而不住有為中,雖觀有為法自性寂滅亦不住寂滅中,以菩提分法未圓滿故。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實不分別空三昧、不舍離空三昧、離不離空三昧。此菩薩得如是十空三昧門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現前;如是十無相、十無愿三昧門為首,百千無相、無愿三昧門皆悉現前。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復更修習滿足不可壞心、決定心、純善心、甚深心、不退轉心、不休息心、廣大心、無邊心、求智心、方便慧相應心,皆悉圓滿。佛子!菩薩以此十心順佛菩提,不懼異論,入諸智地,離二乘道,趣于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住于菩薩智慧光明,于空、無相、無愿法中皆善修習,方便智慧恒共相應,菩提分法常行不舍。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中,得般若波羅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順忍,以于諸法如實相隨順無違故。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已,以愿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廣大心、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贊嘆,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諸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得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憶持不舍。又得諸佛甚深法藏,經于百劫,經于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凈。譬如真金,以毗琉璃寶數數磨瑩,轉更明凈;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隨逐觀察,轉更明凈,轉復寂滅,無能映蔽。譬如月光,照眾生身,令得清涼,四種風輪所不能壞;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能滅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生煩惱熾火,四種魔道所不能壞。此菩薩,十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六現前地。菩薩住此地,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聲聞所有問難無能退屈,能令眾生除滅我慢、深入緣起。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于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勤行精進,于一念頃,得百千億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菩薩以為眷屬;若以愿力自在示現,過于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菩薩圓滿五地已,觀法無相亦無性,無生無滅本清凈,無有戲論無取舍,體相寂滅如幻等,有無不二離分別,隨順法性如是觀,此智得成入六地。明利順忍智具足,觀察世間生滅相,以癡闇力世間生,若滅癡闇世無有。觀諸因緣實義空,不壞假名和合用,無作無受無思念,諸行如云遍興起。不知真諦名無明,所作思業愚癡果,識起共生是名色,如是乃至眾苦聚。了達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復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無明所作有二種,緣中不了為行因,如是乃至老終歿,從此苦生無有盡。無明為緣不可斷,彼緣若盡悉皆滅,愚癡愛取煩惱支,行有是業余皆苦。癡至六處是行苦,觸受增長是苦苦,所余有支是壞苦,若見無我三苦滅。無明與行為過去,識至于受現在轉,愛取有生未來苦,觀待若斷邊際盡。無明為緣是生縛,于緣得離縛乃盡,從因生果離則斷,觀察于此知性空。隨順無明起諸有,若不隨順諸有斷,此有彼有無亦然,十種思惟心離著。有支相續一心攝,自業不離及三道,三際三苦因緣生,系縛起滅順無盡。如是普觀緣起行,無作無受無真實,如幻如夢如光影,亦如愚夫逐陽焰。如是觀察入于空,知緣性離得無相,了其虛妄無所愿,唯除慈愍為眾生。大士修行解脫門,轉益大悲求佛法,知諸有為和合作,志樂決定勤行道。空三昧門具百千,無相無愿亦復然,般若順忍皆增上,解脫智慧得成滿。復以深心多供佛,于佛教中修習道,得佛法藏增善根,如金琉璃所磨瑩。如月清涼被眾物,四風來觸無能壞;此地菩薩超魔道,亦息群生煩惱熱。此地多作善化王,化導眾生除我慢,所作皆求一切智,悉已超勝聲聞道。此地菩薩勤精進,獲諸三昧百千億,亦見若干無量佛,譬如盛夏空中日。甚深微妙難見知,聲聞獨覺無能了,如是菩薩第六地,我為佛子已宣說。”

第七地

是時天眾心歡喜,散寶成云在空住,普發種種妙音聲,告于最勝清凈者:“了達勝義智自在,成就功德百千億,人中蓮華無所著,為利群生演深行。”自在天王在空中,放大光明照佛身,亦散最上妙香云,普供除憂煩惱者。爾時天眾皆歡喜,悉發美音同贊述:“我等聞斯地功德,則為已獲大善利。”天女是時心慶悅,競奏樂音千萬種,悉以如來神力故,音中共作如是言:“威儀寂靜最無比,能調難調世應供,已超一切諸世間,而行于世闡妙道。雖現種種無量身,知身一一無所有,巧以言辭說諸法,不取文字音聲相。往詣百千諸國土,以諸上供供養佛,智慧自在無所著,不生于我佛國想。雖勤教化諸眾生,而無彼己一切心;雖已修成廣大善,而于善法不生著。以見一切諸世間,貪恚癡火常熾然,于諸想念悉皆離,發起大悲精進力。”一切諸天及天女,種種供養稱贊已,悉共同時默然住,瞻仰人尊愿聞法。時解脫月復請言:“此諸大眾心清凈,第七地中諸行相,唯愿佛子為宣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何等為十?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愿三昧,而慈悲不舍眾生,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焰;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凈妙行莊嚴佛土;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凈音聲;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諸行。菩薩以如是十種方便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入第七地;入已,此行常現在前,名為:住第七遠行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七地已,入無量眾生界,入無量諸佛教化眾生業,入無量世界網,入無量諸佛清凈國土,入無量種種差別法,入無量諸佛現覺智,入無量劫數,入無量諸佛覺了三世智,入無量眾生差別信解,入無量諸佛示現種種名色身,入無量眾生欲樂諸根差別,入無量諸佛語言音聲令眾生歡喜,入無量眾生種種心行,入無量諸佛了知廣大智,入無量聲聞乘信解,入無量諸佛說智道令信解,入無量辟支佛所成就,入無量諸佛說甚深智慧門令趣入,入無量諸菩薩方便行,入無量諸佛所說大乘集成事令菩薩得入。此菩薩作是念:‘如是無量如來境界,乃至于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得知,我悉應以無功用無分別心成就圓滿。’

“佛子!此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常勤修習方便慧起殊勝道,安住不動,無有一念休息廢舍;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曾暫與蓋障相應,常不舍于如是想念。此菩薩于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蜜。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所有善根,為求佛智,施與眾生,是名:檀那波羅蜜;能滅一切諸煩惱熱,是名:尸羅波羅蜜;慈悲為首,不損眾生,是名:羼提波羅蜜;求勝善法,無有厭足,是名:毗梨耶波羅蜜;一切智道常現在前,未嘗散亂,是名:禪那波羅蜜;能忍諸法無生無滅,是名:般若波羅蜜;能出生無量智,是名:方便波羅蜜;能求上上勝智,是名:愿波羅蜜;一切異論及諸魔眾無能沮壞,是名:力波羅蜜;如實了知一切法,是名:智波羅蜜。佛子!此十波羅蜜,菩薩于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四攝、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略說乃至一切菩提分法,于念念中皆悉圓滿。”

爾時,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但于此第七地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為諸地中亦能滿足?”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于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為殊勝。何以故?此第七地功用行滿,得入智慧自在行故。佛子!菩薩于初地中,緣一切佛法愿求故,滿足菩提分法;第二地離心垢故,第三地愿轉增長得法光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順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門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滿足菩提分法。何以故?菩薩從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從第八地乃至第十地,無功用行皆悉成就。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處雜染,一處純凈,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方便神通愿力。佛子!菩薩諸地亦復如是,有雜染行,有清凈行,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愿力方便智慧乃能得過。”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此七地菩薩,為是染行?為是凈行?”

金剛藏菩薩言:

“佛子!從初地至七地,所行諸行皆舍離煩惱業,以回向無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為超煩惱行。佛子!譬如轉輪圣王乘天象寶游四天下,知有貧窮困苦之人,而不為彼眾患所染,然未名為超過人位;若舍王身,生于梵世,乘天宮殿,見千世界,游千世界,示現梵天光明威德,爾乃名為超過人位。佛子!菩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至于七地,乘波羅蜜乘游行世間,知諸世間煩惱過患,以乘正道故,不為煩惱過失所染,然未名為超煩惱行;若舍一切有功用行,從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薩清凈乘游行世間,知煩惱過失不為所染,爾乃名為超煩惱行,以得一切盡超過故。佛子!此第七地菩薩盡超過多貪等諸煩惱眾住此地,不名有煩惱者,不名無煩惱者。何以故?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不名有者;求如來智心未滿故,不名無者。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以深凈心,成就身業,成就語業,成就意業。所有一切不善業道──如來所訶,皆已舍離;一切善業──如來所贊,常善修行。世間所有經書、技術,如五地中說,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此菩薩于三千大千世界中為大明師,唯除如來及八地已上其余菩薩,深心妙行無與等者,諸禪三昧、三摩缽底、神通解脫皆得現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報得成就。此地菩薩于念念中具足修習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法,轉勝圓滿。

“佛子!菩薩住此地,入菩薩善觀擇三昧、善擇義三昧、最勝慧三昧、分別義藏三昧、如實分別義三昧、善住堅固根三昧、智慧神通門三昧、法界業三昧、如來勝利三昧、種種義藏生死涅槃門三昧,入如是等具足大智神通門百千三昧,凈治此地。是菩薩得此三昧,善治凈方便慧故,大悲力故,超過二乘地,得觀察智慧地。佛子!菩薩住此地,善凈無量身業無相行,善凈無量語業無相行,善凈無量意業無相行故,得無生法忍光明。”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初地來所有無量身、語、意業,豈不超過二乘耶?”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彼悉超過,然但以愿求諸佛法故,非是自智觀察之力;今第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王后所生,具足王相,生已即勝一切臣眾,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長大,藝業悉成,乃以自力超過一切。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發心時,以志求大法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今住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過一切二乘之上。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常行身語意業,勤求上道而不舍離,是故菩薩雖行實際而不作證。”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滅定?”

金剛藏菩薩言:

“佛子!菩薩從第六地來,能入滅定。今住此地,能念念入,亦念念起,而不作證。故此菩薩名為:成就不可思議身、語、意業,行于實際而不作證。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此地菩薩亦復如是,乘波羅蜜船行實際海,以愿力故而不證滅。

“佛子!此菩薩得如是三昧智力,以大方便,雖示現生死,而恒住涅槃;雖眷屬圍繞,而常樂遠離;雖以愿力三界受生,而不為世法所染;雖常寂滅,以方便力而還熾然,雖然不燒;雖隨順佛智,而示入聲聞、辟支佛地;雖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雖超魔道,而現行魔法;雖示同外道行,而不舍佛法;雖示隨順一切世間,而常行一切出世間法;所有一切莊嚴之事,出過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及非人、帝釋、梵王、四天王等之所有者,而不舍離樂法之心。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住遠行地,以愿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于彼佛所,以廣大心、增勝心,供養恭敬,尊重贊嘆,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于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獲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于諸佛所護持正法,常為如來之所贊喜,一切二乘所有問難無能退屈,利益眾生,法忍清凈。如是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增勝。譬如真金,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轉更增勝,倍益光明,余莊嚴具所不能及;菩薩住此第七地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力轉更明凈,非是二乘之所能及。佛子!譬如日光,星月等光無能及者,閻浮提地所有泥潦悉能乾竭;此遠行地菩薩亦復如是,一切二乘無有能及,悉能乾竭一切眾生諸惑泥潦。此菩薩,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七遠行地。菩薩住此地,多作自在天王,善為眾生說證智法,令其證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于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發勤精進,于一念頃,得百千億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愿力自在示現,過于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第一義智三昧道,六地修行心滿足,即時成就方便慧,菩薩以此入七地。雖明三脫起慈悲,雖等如來勤供佛,雖觀于空集福德,菩薩以此升七地。遠離三界而莊嚴,滅除惑火而起焰,知法無二勤作業,了剎皆空樂嚴土,解身不動具諸相,達聲性離善開演,入于一念事各別,智者以此升七地。觀察此法得明了,廣為群迷興利益,入眾生界無有邊,佛教化業亦無量。國土諸法與劫數,解欲心行悉能入,說三乘法亦無限,如是教化諸群生。菩薩勤求最勝道,動息不舍方便慧,一一回向佛菩提,念念成就波羅蜜。發心回向是布施,滅惑為戒不害忍,求善無厭斯進策,于道不動即修禪,忍受無生名般若,回向方便希求愿,無能摧力善了智,如是一切皆成滿。初地攀緣功德滿,二地離垢三諍息,四地入道五順行,第六無生智光照,七住菩提功德滿,種種大愿皆具足,以是能令八地中,一切所作咸清凈。此地難過智乃超,譬如世界二中間,亦如圣王無染著,然未名為總超度。若住第八智地中,爾乃逾于心境界,如梵觀世超人位,如蓮處水無染著。此地雖超諸惑眾,不名有惑非無惑,以無煩惱于中行,而求佛智心未足。世間所有眾技藝,經書辭論普明了,禪定三昧及神通,如是修行悉成就。菩薩修成七住道,超過一切二乘行,初地愿成此由智,譬如王子力具足。成就甚深仍進道,心心寂滅不取證;譬如乘船入海中,在水不為水所溺。方便慧行功德具,一切世間無能了,供養多佛心益明,如以妙寶莊嚴金。此地菩薩智最明,如日舒光竭愛水,又作自在天中主,化導群生修正智。若以勇猛精勤力,獲多三昧見多佛,百千億數那由他,愿力自在復過是。此是菩薩遠行地,方便智慧清凈道,一切世間天及人,聲聞獨覺無能知。”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 五十一 五十二 五十三 五十四 五十五 五十六 五十七 五十八 五十九 六十 六十一 六十二 六十三 六十四 六十五 六十六 六十七 六十八 六十九 七十 七十一 七十二 七十三 七十四 七十五 七十六 七十七 七十八 七十九 八十 普賢行愿品
藥師經 大悲咒 地藏菩薩本愿經 心經 金剛經 無量壽經 大悲心陀羅尼經 妙法蓮花經 華嚴經 楞嚴經 觀無量壽經 大般涅槃經 楞伽經 維摩詰經 大般若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亚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特黄三级在线观看 | 男女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 欧美黄色第一页 |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特黄 | 日日碰碰 | 久久精彩视频 |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2021 | 91成人免费版 |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 六月婷婷网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色视频 | 六月婷婷综合激情 | 人人干人人看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网站 |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 | 五月综合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日韩一区 |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青草 | 久久久久一 | 国产第8页 | 91热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网 | 国产精品制服诱惑 |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 伊人网站在线 | 男人靠女人视频无遮挡大全 | se视频在线 | 激情五月婷婷色 | 另类天堂网 | 加勒比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无精品久久久久国语 | 亚洲小色网 |